NWIPB OpenIR
青藏高原牦牛牧食行为生态学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y of Grazing Behaviour by Yaks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ing LM(丁路明)
2007-03-31
摘要高寒牧区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造成产草量不高,畜牧业生产受到许多限制,面临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可利用饲草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反刍家畜通过延长放牧和采食时间、采食口数的频率或者通过游走较长距离以适应这种缺草的状况。通过控制和改变家畜牧食行为不仅可以提高草场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本试验对青海省三角城羊场环湖型牦牛和甘肃省乌鞘岭地区天祝白牦牛在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牧食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跟踪观测和采用IGER-行为记录器记录的方法,分析了草地状况与牦牛采食和反刍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高寒放牧系统牦牛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首次试用炼烷烃技术估测了放牧牦牛在不同放牧季节的采食成份,虽然结果并没有精确反映牦牛的采食成份,只能分析出牦牛采食的一些主要采食成份,但为将来在高寒放牧条件下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计算家畜采食成份和采食量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1 泌乳牦牛在不同季节的牧食行为 通过跟踪观测法发现牦牛在夏季牧场昼采食时间最长(5.7 h),在秋季牧场的昼反刍时间最长,达到1.4 h,而在冬季牧场的昼卧息时间比较长(2.3 h)。牦牛的昼采食时间随地上生物量和盖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随牧草高度的增加,昼采食时间呈降低趋势。随主要可食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增加,牦牛的昼采食时间呈降低趋势。 采用炼烷烃技术估测牦牛的采食成份,通过EatWha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能检测出牦牛采食的主要牧草种类,在夏季牧场主要采食矮嵩草和线叶嵩草,采食比例分别为33.05%和66.95%;在秋季牧场主要采食成分包括鹅绒委陵菜和苔草,采食比例分别为25.9%和74.1%;冬季牧场的主要采食成分为阿尔泰狗哇花,聚头凤毛菊和苔草,采食比例分别为32.2%,15.5%,52.4%;在春季牧场的采食以芨芨草为主,采食比例达到94.77%,采食少量苔草(5.23%)。 采用IGER-牧食行为记录器全天记录牦牛的采食和反刍行为,数据通过‘Graze’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牦牛在春季牧场干草期3月份和4月份的24 h总采食时间分别为5.3 h和6.6h 。在返青时期(5月份),日总采食时间达到10.7 h,在过渡牧场和夏季牧场的日总采食时间分别为8.8 h和10.3 h,在冬季牧场的日总采食时间为7.3 h。牦牛在不同时期的24 h总采食口数与总采食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在春季牧场返青时期(5月份)的每分钟采食口达到66 bite min-1,在过渡牧场和冬季牧场平均每分钟47口,在春季牧场干草期(3、4月份)和夏季牧场平均每分钟38口。牦牛在夏季牧场24 h的反刍时间最长,为7.6 h,在秋季牧场和冬季牧场分别为6.2 h和6.3 h,在春季牧场和过渡牧场的平均日反刍时间为4.5 h。牦牛的日反刍食团数与反刍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时期的每食团咀嚼口数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均每食团咀嚼52~58口。 牦牛24 h总采食时间和总采食口数随不同季节地上生物量和牧草高度增加呈降低趋势,每分钟采食口数随牧草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牦牛24 h的总反刍时间和反刍食团数与地上生物量不呈线性关系,当地上生物量约为1000 kg DM ha-1时,牦牛的日总反刍时间和反刍食团数最高。 在春季牧场4月份对牦牛的补饲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饲精料后牦牛24 h的总放牧时间和总采食时间减少。当补饲精料水平为0.5和1.0 kg时,总采食下颚活动数显著低于对照,当补饲为0.5 kg时,总采食口数最低。补饲对于牦牛的日采食餐数和单口采食率没有显著影响。补饲对于牦牛的反刍行为影响统计上不显著。补饲显著增加了牦牛的其他行为时间,降低了总下颚活动数。 2 不同生理状态牦牛的牧食行为 在天祝乌鞘龄地区对不同生理状态牦牛的牧食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体尺法估测牦牛体重,结果表明干奶牦牛的体重高于同期泌乳牦牛的体重,在春季牧场末期(5月份)和夏季牧场初期(6月份),牦牛体重最低,春季牧场初期,由于补饲,牦牛体重高于春季末期和夏季牧场初期,到夏季牧场中后期(7月份、8月份),由于牧草处于生长期,草场状况较好,牦牛的体重开始逐渐增加。 在春季牧场初期(4月份),不同生理状态牦牛(干奶牦牛、带2岁牛犊泌乳牦牛和后备小母牦牛)采食行为各参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春季牧场末期(5月份)是牧草的返青时期,为了采食充足的幼嫩返青牧草,各生理状态的牦牛的24 h总采食时间都比较长,带1岁牛犊的泌乳牦牛的日采食时间高达15.7 h,每分钟采食口数也达到71口之高。在6月份干奶牦牛、带1岁牛犊泌乳牦牛、带2岁牛犊泌乳牦牛和后备小母牦牛的日总采食时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3.3 h、13 h、12.2 h和11.7 h。7月份禾草-莎草的自然高度为6.1 cm,盖度为87%,在这一时期,与其他牦牛相比,后备小母牛的日采食时间和每分钟采食口数比较低,分别为7.8 h和71 bite min-1。到8月份,干奶牦牛显著提高日采食时间,达到13.2 h。 通过模拟采食法估测牦牛单口采食量和日采食量,结果表明在返青季节(5月份)牦牛的平均单口采食量最低,为0.077 g DM bite-1,其次是4月份,0.092 g DM bite-1,7月份的单口采食量最高,达到0.225 g DM bite-1。与单口采食量一致,干奶牦牛和带1岁牛犊泌乳牦牛在7月份的日采食量也最高,分别为8.69 kg DM day-1和10.16 kg DM day-1。在4月份枯草时期,牦牛的日采食量比较低,干奶牦牛、带2岁牛犊泌乳牦牛和后备小母牦牛的日采食量分别为1.91 kg DM day-1、2.09 kg DM day-1和2.06 kg DM day-1。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16114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路明. 青藏高原牦牛牧食行为生态学研究, Study on the Ecology of Grazing Behaviour by Yaks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D],200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丁路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丁路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丁路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