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高寒草甸小哺乳动物褐色脂肪组织(BAT)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季节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非冬眠草食性小哺乳动物在严寒环境中的生存对策
王德华
1988
摘要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ST)是哺乳动物在低温条件下增加产热的一条迅速而有效的途径。NST主要产生于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肌肉组织等(Jansky 1973;Smith和Horwitz,1969)。BAT在组织学上和机能上都与白色脂肪组织(white adipose tissue,WAT)不同,它的细胞中的脂肪滴很多,(BAT被称为多空泡性脂肪组织,multilocular adipose tissue;WAT为单空泡性脂肪组织,Unilocular adipose tissue),并散布着许多线粒体,具丰富的血液供应和交感神经支配。小哺乳动物在寒冷条件下首先运用的产热机制是NST,当NST能力几乎消耗尽时才转变为颤抖产热(Jansky 1973,Wunder,1985)。本文力图解决下列主要问题:(1)BAT和NST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环境温度的关系;(2)BAT和NST的相互关系;(3)BAT的显微变化特征;(4)阐明小哺乳动物在高寒地区的生态适应对策。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26404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德华. 高寒草甸小哺乳动物褐色脂肪组织(BAT)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季节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非冬眠草食性小哺乳动物在严寒环境中的生存对策[D],198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德华]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德华]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德华]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