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
张翔 ; 刘晓琴 ; 张立锋 ; 牛犇 ; 赵亮 ; 古松
2017
发表期刊生态学报
摘要为揭示建植人工草地对青藏高原三江源区能量平衡的影响,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系统的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该区域人工草地能量收支及其各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R_s)和净辐射(R_n)的日最高值分别为33.6和19.1 MJ m~(-2)d~(-1),年累计值分别为6789.4和2773.3 MJ/m~2;全年R_n与R_s的比值(R_n/R_s)为0.41,但生长季的R_n/R_s(0.54)明显高于年均值;显热(H)与潜热(LE)通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H最低值出现在12月,之后随R_s的增强而增加,但进入生长季后呈下降趋势,7月中旬出现次低值;而LE在冬季维持较低值,3月以后迅速增加,最高值出现在生长旺季的7月。在能量分配上,可利用能量主要消耗于LE和H,年均LE/R_n,H/R_n,G/R_n分别为0.46,0.45和-0.13。但能量分配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波文比(β=H/LE)在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平均值分别为3.33、0.68、0.42和1.29。受植被叶面积指数(LAI)等生物因素以及土壤含水量(SWC)、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冠层导度(g_c)和解耦系数(Ω)的年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其平均值分别为16.22mm/s和0.70,表明在植被生长盛期LE仍受R_n的控制,其它季节Ω均值低于0.5,说明LE更多的是受VPD调控。本研究说明,虽然三江源区接收的太阳总辐射较强,但R_n/R_s相对较低,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中各分项的变化主要受植被、土壤含水量以及净辐射的控制,在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由于建植人工草地增加了植被覆盖度,进而改变了能量收支过程及能量平衡各分项。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53629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翔,刘晓琴,张立锋,等. 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J]. 生态学报,2017.
APA 张翔,刘晓琴,张立锋,牛犇,赵亮,&古松.(2017).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MLA 张翔,et al."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人工草地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生态学报 (2017).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翔]的文章
[刘晓琴]的文章
[张立锋]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翔]的文章
[刘晓琴]的文章
[张立锋]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张翔]的文章
[刘晓琴]的文章
[张立锋]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