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温、热代谢和褐色脂肪组织(BAT)的变化
奉勇
1989
摘要本文研究了栖息在高寒地区的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体温、热代谢和肩胛部BAT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讨论了高原鼠兔热代谢发育特征及发育策略。结果表明新生个体具有初步的热调节能力,但环境温度变化时,还不能维持稳定的体温。体重为12.5克的幼体(约1-3日龄),其最低代谢离为3.028(mlO_2/g·h),相对于Kleiber期望值的百分率为167%,热传导率为0.518(mlO_2/g·h· ℃),相对于Bradley-Deavers期望值的百分率为200%,热中性区下临界温度为32.7 ℃。随着个体的发育,最低代谢率趋于下降,但其相对于Kleiber期望值的百分率在体重增长到大约90克前,趋于增加,其后才略有下降,热传导率及其相对于Bradley-Deavers期望值的百分率和热中性区的下临界温度随个体的发育趋于降低。所以在各环境温度下,高原鼠兔的体温随着个体发育表现出上升的变化。高原鼠兔BAT在整个发育时期都存在。刚出生时BAT发达,相对重量高,结构成熟,BAT细胞充满小而多的脂肪滴,线粒分布致密。随着个体发育,BAT相对重量和水分含量均迅速降低,结构呈退化趋势。高原鼠兔幼体主要利用小气候环境和BAT产热抵抗低温压力,高原鼠兔热调节发育的特征和对小气候环境的利用有利于减少体温调节耗能,促进生长发育。而发育到成体时,最低代谢率和热传导率对其期望值的偏离反映出高原鼠兔对西息环境的适应。另外,高原鼠兔通过行为热调节对生理调节加以补充。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56035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奉勇.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温、热代谢和褐色脂肪组织(BAT)的变化[D],1989.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奉勇]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奉勇]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奉勇]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