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
王玉金; 李小娟; 郝刚; 刘建全
2004
发表期刊植物分类学报
卷号42期号:6页码:481-499
摘要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 报道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点地梅属Androsace L.及羽叶点地梅属Pomatosace Maxim.共14种29个居群的ITS与trnL-F DNA序列各27与25条;并结合已报道相关种类的有关序列,构建了"点地梅群"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研究发现"点地梅群"的4个属为一单系类群,含有两个稳定的分支:一支全部由点地梅属的种类组成,另一支分别由羽叶点地梅属、Douglasia Lindley、Vitaliana Sesler和9种点地梅属植物组成;点地梅属裂叶组sect. Samuelia Schlechtd.的3个种与点地梅组sect. Androsace的2个种在3套序列分析中位于不同的系统位置.各分支基部的种都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分子地理标记的结果支持形态学提出该地区为"点地梅群"植物起源地的假设.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向欧洲及其他北半球地区存在不同时期内多个进化支的多次扩散.粗略的时间估算表明该群植物可能是在第三纪的中新世以来才开始发生的.垫状种类分别在青藏高原和欧洲独立起源,而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分化要早于在欧洲的分化,在前一地区可能与青藏高原自中新世开始发生的造山运动、形成高海拔的山地有关,而在后一地区则是与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冰期气候反复波动有关.垫状植物在青藏高原上的大规模分布则可能较晚,与冰期结束后全新世晚期气候再次变冷有关.一些物种种
关键词点地梅属
学科领域植物学
收录类别SCI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572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玉金,李小娟,郝刚,等.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J]. 植物分类学报,2004,42(6):481-499.
APA 王玉金,李小娟,郝刚,&刘建全.(2004).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植物分类学报,42(6),481-499.
MLA 王玉金,et al."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植物分类学报 42.6(2004):481-499.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_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775KB) 开放获取使用许可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玉金]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郝刚]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玉金]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郝刚]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玉金]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郝刚]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点地梅属的分子系统学_生物地理学和垫状形态的趋同进化.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