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AS
三江源区人兽冲突现状分析 | |
闫京艳; 张毓; 蔡振媛![]() ![]() ![]() | |
2019 | |
卷号 | 39期号:04页码:476-484 |
摘要 | 本研究整理了2015-2016年三江源区曲麻莱县、治多县和囊谦县的人兽冲突记录,并对主要肇事物种和人兽冲突的时间分布、地点分布以及受损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主要肇事野生动物依次为狼(978起,64.13%)、棕熊(117起,7.67%)、雪豹(5起,0.33%)和野牦牛(3起,0.20%),其余422起冲突(27.67%)未记录肇事野生动物;(2)人兽冲突时间分布不稳定,其高发期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总体来看,每年的1月、2月和12月棕熊和狼引起冲突较少,高峰期通常为6-9月;(3)从地区分布看,人兽冲突热点区域是曲麻莱县和治多县,特别是曲麻莱县秋智乡和麻多乡,治多县治渠乡、多彩乡、立新乡和扎河乡,曲麻莱县和治多县交接区域是人兽冲突高发区,囊谦县人兽冲突整体相对较轻;(4)从受损类型看,对牛的攻击和伤害是最主要的受损类型(749次,79.94%),明显多于对羊(56次,5.98%)和马(24次,2.56%)造成伤害的冲突,以及对房屋和家具等其它财产造成破坏的冲突(108起,11.53%)。本研究结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缓解人兽冲突的措施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关键词 | 三江源 人兽冲突 狼 棕熊 雪豹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064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4.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闫京艳,张毓,蔡振媛,等. 三江源区人兽冲突现状分析[J],2019,39(04):476-484. |
APA | 闫京艳.,张毓.,蔡振媛.,陈家瑞.,覃雯.,...&张同作.(2019).三江源区人兽冲突现状分析.,39(04),476-484. |
MLA | 闫京艳,et al."三江源区人兽冲突现状分析".39.04(2019):476-484.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闫京艳]的文章 |
[张毓]的文章 |
[蔡振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闫京艳]的文章 |
[张毓]的文章 |
[蔡振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闫京艳]的文章 |
[张毓]的文章 |
[蔡振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