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AS
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 | |
孙华方; 李希来; 金立群; 张静; 李清德 | |
2019 | |
Volume | 39Issue:03Pages:25-30+38 |
Abstract | [目的]研究黄河源区不同年限人工草地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揭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稳定机制与演替规律,为退化高寒草甸(湿地)的近自然恢复和缩短退化草地恢复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黄河源区青海省玛沁县3,11,17 a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对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结果]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人工草地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盖度降低,植物总盖度、生物结皮盖度、杂类草盖度以及生殖枝数量呈倒"V"型变化,而原生植被莎草科植物盖度、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17 a人工草地中莎草科植物的盖度是3,11 a的10倍;人工草地土壤养分中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钾以及有机质随年限增加呈现积累趋势,土壤pH值逐渐趋于中性。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恢复年限之间差异最大,平均准确率降低度为25.71,有机质含量次之,其平均准确率降低度为18.55,而全钾含量及均匀度指数最小,平均准确率降低度均小于5。[结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群落结构和土壤营养随着建植时间的延长在逐渐恢复,建植17 a的人工草地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仅是原生高寒草甸土壤的50%左右,因此,17 a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完全恢复还需要较长时间。 |
Keyword | 随机森林法 土壤养分 植被特征 人工草地 高寒地区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077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Affiliation | 1.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4.青海省民和县农牧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等. 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J],2019,39(03):25-30+38. |
APA | 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张静,&李清德.(2019).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39(03),25-30+38. |
MLA | 孙华方,et al."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39.03(2019):25-30+38.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444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