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AS
本土绵羊品种GH与IGF-1基因多态性研究 | |
丁宁; 刘思嘉; 田菲![]() ![]() | |
2020 | |
Source Publication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
Pages | 17 |
Abstract | 生长性状是绵羊育种中关注的重要性状。GH和IGF-1基因已被证明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候选基因。因此了解我国本土绵羊GH和IGF-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将为提高本土绵羊的生产效率、制订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措施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本土绵羊品种呼伦贝尔羊、藏羊、湖羊、阿勒泰羊、小尾寒羊和滩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澳白羊为参考,通过sanger测序检测了340只绵羊GH和IGF-1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发现,GH和IGF-1基因外显子区分别检测到11个和3个SNPs,呈品种特异性分布,在群体中处于低度至中度多态。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GH基因的SNP1、SNP3、SNP6、SNP7和SNP8呈强连锁不平衡,构建的7种单倍型中,CGACAG是优势单倍型(52.6%),而IGF-1基因的3个SNPs之间连锁关系很弱。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检测到的14个SNPs中GH的SNP2、SNP4、SNP8和IGF-1的SNP1、SNP3为新发现的多态位点,其中SNP4和SNP9为错义突变,可能会导致编码蛋白质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发生改变。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本土品种和澳白羊相比,湖羊的GH和IGF-1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由于已有研究证实GH的SNP6和SNP9以及IGF-1的SNP2不同基因型与绵羊的生长和胴体性状相关联,且在本土品种中均有多态,推测GH基因的SNP6、SNP9和IGF-1基因的SNP2可作为本土绵羊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SNPs。 |
Keyword |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基因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绵羊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565 |
Collection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丁宁,刘思嘉,田菲,等. 本土绵羊品种GH与IGF-1基因多态性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17. |
APA | 丁宁,刘思嘉,田菲,田得红,李雪,&赵凯.(2020).本土绵羊品种GH与IGF-1基因多态性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17. |
MLA | 丁宁,et al."本土绵羊品种GH与IGF-1基因多态性研究".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17.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本土绵羊品种GH与IGF-1基因多态性研(686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