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感染多子小瓜虫的病理学比较研究
马德昭; 田菲; 刘思嘉; 汤永涛; 宋文珠; 王虹蕾; 史建全; 祁洪芳; 赵凯
2019
发表期刊水生生物学报
卷号43期号:5页码:1081-1091
摘要为探讨不同裂腹鱼类感染多子小瓜虫后的病理学差异,利用多子小瓜虫对青海湖裸鲤指名亚种(Gymnocypris przewalskii przewalskii)和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 Kessler)实施感染实验,并对2种鱼进行了深入的病理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 2种鱼的死亡量均呈现先激增后明显回落的趋势,青海湖裸鲤死亡高峰在感染后第3至第4天,黄河裸裂尻鱼死亡高峰在第3至第5天,青海湖裸鲤的死亡比黄河裸裂尻鱼急剧。(2)感染后2种鱼体表均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白点。青海湖裸鲤皮肤黏液分泌量明显增加,体表形成胶状黏液层,黏液层中见不同细胞期小瓜虫包囊。黄河裸裂尻鱼鳍出现蛀鳍现象,皮肤出现细菌感染样溃烂。(3)解剖发现,感染组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肝脏发生病理改变呈淡黄色,胆有不同程度肿大。(4)组织切片和电镜观察显示,小瓜虫在鳃部位的寄生导致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鳃丝黏连,鳃小片和鳃丝上皮细胞萎缩、脱落,鳃丝结构被严重破坏。小瓜虫在2种鱼皮肤的寄生使寄生部位组织突起,周围组织塌陷。青海湖裸鲤表皮下层出现空隙,表皮结构被严重破坏。黄河裸裂尻鱼皮肤表皮细胞出现空泡化病理改变,失去原有紧密结构,表皮层和固有层间界限变模糊。综上所述,小瓜虫的感染对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的鳃和皮肤组织造成严重损伤,但2种鱼表现的症状和造成的组织损伤类型有明显差异,这与2种鱼长期适应不同水体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青海湖裸鲤指名亚种 黄河裸裂尻鱼 多子小瓜虫 病理学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648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德昭,田菲,刘思嘉,等. 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感染多子小瓜虫的病理学比较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5):1081-1091.
APA 马德昭.,田菲.,刘思嘉.,汤永涛.,宋文珠.,...&赵凯.(2019).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感染多子小瓜虫的病理学比较研究.水生生物学报,43(5),1081-1091.
MLA 马德昭,et al."青海湖裸鲤和黄河裸裂尻鱼感染多子小瓜虫的病理学比较研究".水生生物学报 43.5(2019):1081-1091.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德昭]的文章
[田菲]的文章
[刘思嘉]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德昭]的文章
[田菲]的文章
[刘思嘉]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马德昭]的文章
[田菲]的文章
[刘思嘉]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