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IPB OpenIR
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智华; 李小娟; 曹倩; 马小磊; 高庆波
2021
发表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卷号41期号:01页码:107-115
摘要利用叶绿体基因(rbcL和trnS-G)及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对祁连山区狭域分布的特有物种黑虎耳草8个居群(11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旨在揭示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历史进化过程。结果表明:(1)所有取样个体共检测到4个cpDNA单倍型和9个ITS单倍型,其中祁连山东南部的居群固定较多的单倍型和特有单倍型,而西北部居群只固定少数几个广泛分布的单倍型,且遗传多样性普遍较低。(2)基于cpDNA数据和ITS数据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3)基于cpDNA数据的中性检验表明,Tajima’s D(-1.012 30,P> 0.05)和Fu&Li’s D*(-2.066 77,P> 0.05)均为负值,均不显著;歧点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黑虎耳草居群经历过近期的扩张事件。根据物种现有遗传分布格局推测,黑虎耳草在第四纪冰期时退缩到祁连山东南部的边缘避难所,间冰期或冰期后回迁到祁连山西北部地区,在回迁过程中由于奠基者效应导致祁连山西北部的居群仅固定少数广泛分布的单倍型,并呈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由于居群较小且相互隔离,该物种经历了严重的瓶颈效应和遗传漂变,导致该物种总遗传多样性(H_T)和居群平均遗传多样性(H_S)远低于虎耳草属其他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广域分布的物种。
关键词黑虎耳草 狭域特有物种 居群遗传多样性 祁连山 遗传结构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60961
专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智华,李小娟,曹倩,等. 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01):107-115.
APA 王智华,李小娟,曹倩,马小磊,&高庆波.(2021).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西北植物学报,41(01),107-115.
MLA 王智华,et al."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西北植物学报 41.01(2021):107-115.
条目包含的文件 下载所有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5475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浏览 下载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智华]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曹倩]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智华]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曹倩]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王智华]的文章
[李小娟]的文章
[曹倩]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祁连山区特有物种黑虎耳草的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Pdf
格式: Adobe PDF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