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AS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loop序列的分析 | |
郭松长; 刘建全; 祁得林; 杨洁; 赵新全 | |
2006 | |
发表期刊 | 兽类学报 |
卷号 | 26期号:4页码:325-330 |
摘要 | 牦牛的起源与属级分类学地位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测定了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并以此构建牦牛和牛属、野牛属、水牛属以及非洲水牛属相关种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区与Cyt b基因序列在构建牛族的系统发育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系统发育关系显示野牛属的灭绝种草原野牛与现存种美洲野牛先聚合为一单系群,然后再和牦牛形成一单系分支,表明牦牛与野牛属的草原野牛、美洲野牛亲缘关系最近,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而与牛属的其它亚洲物种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将牦牛独立为牦牛属--Poephagus,牛属与野牛属在分类上也应合并为一个属.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化石证据,我们进一步对牦牛起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牦牛与野牛属的分化是由于第四纪气候变化在欧亚大陆发生的,野牛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冰期结束后,由于欧亚大陆其它地区温度升高,牦牛只能局限分布在较为寒冷的青藏高原;而野牛属在北美先后分化为草原野牛和美洲野牛,前者可能是后者的直接祖先.; 牦牛的起源与属级分类学地位至今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测定了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并以此构建牦牛和牛属、野牛属、水牛属以及非洲水牛属相关种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线粒体D-loop区与Cyt b基因序列在构建牛族的系统发育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系统发育关系显示野牛属的灭绝种草原野牛与现存种美洲野牛先聚合为一单系群,然后再和牦牛形成一单系分支,表明牦牛与野牛属的草原野牛、美洲野牛亲缘关系最近,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而与牛属的其它亚洲物种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本研究不支持将牦牛独立为牦牛属--Poephagus,牛属与野牛属在分类上也应合并为一个属.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和化石证据,我们进一步对牦牛起源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牦牛与野牛属的分化是由于第四纪气候变化在欧亚大陆发生的,野牛通过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冰期结束后,由于欧亚大陆其它地区温度升高,牦牛只能局限分布在较为寒冷的青藏高原;而野牛属在北美先后分化为草原野牛和美洲野牛,前者可能是后者的直接祖先. |
关键词 | 牦牛 线粒体dna 控制区 分类学地位 起源 |
学科领域 | 动物学 |
收录类别 | CSCD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2612507 |
引用统计 |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210.75.249.4/handle/363003/314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郭松长,刘建全,祁得林,等.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loop序列的分析[J]. 兽类学报,2006,26(4):325-330. |
APA | 郭松长,刘建全,祁得林,杨洁,&赵新全.(2006).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loop序列的分析.兽类学报,26(4),325-330. |
MLA | 郭松长,et al."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mtDNA D-loop序列的分析".兽类学报 26.4(2006):325-330.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下载所有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及起源研究_mtDNAD(227KB) | 开放获取 | 使用许可 | 浏览 下载 |
个性服务 |
推荐该条目 |
保存到收藏夹 |
查看访问统计 |
导出为Endnote文件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松长]的文章 |
[刘建全]的文章 |
[祁得林]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松长]的文章 |
[刘建全]的文章 |
[祁得林]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郭松长]的文章 |
[刘建全]的文章 |
[祁得林]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